“在巴黎游塞納河,不僅要看河兩岸的風光,更重要的是看塞納河上的橋;因為有些橋太經典了,簡直就是藝術品!’’導游小胡如是說,“塞納河上共有36座橋,名橋10座,特別不能使人忘卻的有三座。這就是:亞歷山大三世橋、藝術橋和新橋。至于其余的名橋,分別是米拉波橋、兌換橋、小橋、雙倍橋、圣母橋、圣米歇爾橋、阿西維世橋。好,大伙上游輪,到名橋時,我會給大家介紹的。” 在歡快的馬達聲中,游輪馱載著睜著一雙雙好奇目光的游客,從塞納河南岸埃菲爾鐵塔下逆行向東。塞納河的水是平緩的,游輪在上面行走,是輕捷而飄逸的。 “旅客們注意,前邊這座漂亮的橋,是亞歷山大三世橋。這是一座極為有名的橋。”導游小胡操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在喊了。 開游輪的師傅好象理解了大家想看得更清的心理,放慢了游輪的速度——悠悠地走著。我拿起相機急急地拍著,唯恐留下些許遺憾。 我先拍了整體的橋。橋身由一個橋拱組成,橋身較低,橋的兩端的兩側,各有一個巨大的橋塔,塔頂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,飛馬騰空而起,生動異常,分別象征著科學、藝術、工業、商業。橋身兩邊,華燈絢麗;兩側的護欄上裝飾著河神頭像與植物花環圖案。整個橋光彩奪目,雍容華貴,是龐大的藝術品。 我剛拍完,導游開了腔:該橋1896年10月開工,1900年巴黎世博會時完成。全長107米。因俄亞歷山大三世曾與法國簽訂法俄聯盟協定,此橋便作為法俄友誼的象征了。 游輪中速過了三個橋之后,速度減了下來。導游小胡尖著嗓子叫道:“前邊是馳名世界各地的藝術橋。這是很動情的一座橋。大家一定要仔細看橋護欄上的那些數十萬個密密麻麻的鎖。看完之后,我再給你們講關于鎖的故事。”小胡是個老導游了,很會吊游客們的胃口。 我依然是準備好照相機,計劃拍個整體的和特寫的橋。我用長焦一看,嗬!橋上是五顏六色、各式各樣、大小各異的一堆一堆的鎖。有許多鎖因護欄上已沒了位置,便鎖在了別的鎖上,于是變成了“鎖堆”。橋上人來人往,擁擁擠擠,看樣子,還繼續在掛鎖呢。 游輪已穿過橋洞,有許多人把頭扭向后方繼續看,兩邊護欄一個樣,被壓得喘不過起來。 小胡開了言:看清了吧?為啥大家都把鎖鎖在這個橋上呢?源于2006年費德里科·莫恰的一本小說《對不起,我愛你》里面的一個情節。小說中主角將帶有名字的鎖掛在羅馬米歐維奧橋上,然后把鑰匙扔進泰伯河以代表永恒之愛。許多年輕人認為這種做法最能代表對愛情的忠貞,便仿學起來。這股風最先在羅馬興起,繼而席卷整個歐洲,乃至世界各地。為了能把自己的鎖放上去,許多人變得異常瘋狂,他們往往要冒著危險爬到更高的地方去或者探身到水面上,才能完成“任務”。因此,藝術橋也稱愛情鎖橋。 據統計,橋上的“愛情鎖”總重量已達93噸,相當于20頭大象,不少人擔心,這座擁有200年歷史的古橋,會面臨坍塌的風險。此橋因鄰近被稱為“中央藝術博物館”的盧浮宮而得名。 聽完了小胡的解說,聽幾個女人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氣,發出“噫、噫”的驚嘆聲。 2014年6月,愛情鎖橋,真的不堪重負而部分橋段倒塌。 小胡看著因他的解說而被打動的人們的表情,心滿意足地微笑著。他的興致極好。沒隔幾分鐘,他十分響亮地拍了幾下手,意思是讓大家靜下來聽他說話,接著他唱了一首少數民族的歌,調子很美,詞一句也不懂,競贏得了不少的掌聲。他大概是為活躍氣氛而為之的。 “前面就是新橋,橫跨四岱島,長238米,寬20米,是塞納河上最長的橋了,共有12個橋拱咧!每個拱上塑了壯士的頭顱,有的怒目圓睜,有的閉目靜思。”小胡忽然改用四川口音講話了。原來這小伙子是四川人。幾個四川游客高興起來,與小胡用四川話對起了話,談笑風生。游客們的疲勞一掃而光。待游輪陜到新橋時,小胡改用普通話給大家講解了。他說:新橋始建于1578年,歷時25年完工。是座木面的鐵橋。它似一個纖瘦內斂的女子,在眾多的目光中,顯示出它的美貌來。它橫跨的西岱島,是法蘭西民族的發祥地,巴黎圣母院就建在這個島上,新橋就是為王室成員出入方便而建的。整座橋身由雕刻有三百個表情各異的石刻臉譜裝飾著,歷時近兩個世紀,依然牢固,一直是巴黎的商業中心;橋上有書商、自編自演的藝術家、流動攤販等,一直是激發藝術家創作熱情的地方。 接著一個橋是兌換橋。小胡說,它是法國貨幣兌換業興起的見證。建于1858年,得名于建在橋上的金銀飾品店和金融交易所。 下一個橋是塞納河上最短的橋——小橋。 過了小橋,是雙倍橋。1624年至1632年問興建,是為人們方便去教會醫院看病的。當年人行過橋,一律需向教會濟貧院繳納兩個錢幣,因而得名。 游輪加快了速度。經過十分鐘,小胡喊起來:前邊這座橋,叫阿西維什石橋。它建于1828年,是西岱島最東端連接南岸與巴黎圣母院的石橋。 游輪快速行駛了好一陣,到了圣母橋。它是座精致的鋼石結構橋,中問是單孔鋼橋,兩端是石筑的兩個孔。 不遠處是圣米歇爾石橋。得名于附近的圣米歇爾教堂。它建于1857年,長62米,寬30米,是以磚石砌造的三拱橋;中問的大橋墩上裝飾有第二帝國皇帝的手體“N’’的圓形浮雕(“N”代表拿破侖)。 我們看的最后一座橋是米拉波橋。它建于1895年,是因阿波利奈爾筆下的著名詩歌《米拉波橋》而聞名于世的。它位于塞納河的下游,橋墩上雕塑著兩尊女樂手的雕像。工藝精湛,可謂美侖美奐。 我們經過的橋不僅僅是這些,只是導游沒有介紹罷了。 巴黎塞納河上的橋粗粗看完之后,我對橋有了個新的認識:橋不光是為了方便交通,它還可以成為一個“藝術品”;在人們行走之余,還能給予美的享受。這對提高人的生活質量、建立文明和諧的社會不無裨益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- Oct 21 Mon 2024 08:00
我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思念你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